记人生中的第一次跳槽
1.我的第一次跳槽
截至本文公开的时间点,我已经向身边的同事公开了我即将离职的预定,并且和团队成员们完成了最后一次线下会面。至此我的跳槽流程也即将走到了尾声。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经历了从意识形成、现状整理,到渠道拓展、面试对策,再到待遇交涉、离职规划等跳槽流程里各种不可缺少的环节。尽管在此之前我对跳槽并不具有积极意愿,也没有太多关于落实到行动上的构想,但是整个流程的推进速度给我的感觉可以用目不暇接来形容。
而同样让我自己感到惊讶的是,我在整个流程当中也实现了事先构想中不可能出现的行动性和决策速度。不知道是紧张的日程逼迫自己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选择,还是积蓄已久的思维推演给我带来了果断的判断力,甚至是我的这些决策是否全部正确这一点我也没法确定。不过想必身处长距离冲刺之后的缓冲降温期间的自己也暂时很难做出准确的结论,所以这些答案就留到日后探寻吧。
总而言之,时至今日一切都将尘埃落定,我将于2024年8月末正式离开LINE雅虎(LINEヤフー),并于2024年9月1日在Simplex开始新的前端开发工程师的职业生涯。
几首具有代表性的Korean J-pop
除了之前遇到的Miiro的《계절범죄》以外,最近还发现了几首很具有代表性的Korean J-pop,所以在此做一点儿pick up。
很有意愿持续添加下去,不过太多了的话代表性就存疑了……
1. 이미 나는 행복해 (I’m Already Happy) - 테일트리뮤직 (Tale Tree Music) feat. 윤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21T7laaD8
Composed by 권성민(MOOGBOY)
Lyrics by 이준혁
Arranged by 권성민(MOOGBOY), 김화랑
Vocal by 윤슬
作为J-pop简直太典型了,以至于如果没有韩语滤镜的话我都不会多留下多少印象。
(temp)近期memo
做一些有关近期的发现/经历的memo。
很合乎机缘巧合地在1、2月份得到了在职场上运用“商务(?)”韩语的机会。很好地弥补了课程学习结束后的空缺。
a. 倾向于把这段时间看作是放养期间,吃点儿杂食
b. 吃饱以后再去考虑topik的事,如果顺利的话4月开始差不多可以回归备考学习了。
c. 能写出文章的韩语neta其实是攒了一大堆,但是处于鸽的现在进行时……需要反省。偶然发现自己的向上内驱力很可能是来自于“向下厌恶”的心理?羞于与周围为伍的心理才催使了自己向上努力的心理。只不过工作以后,周围环境和社交圈子开始向着多样化的趋势发展,于是发现身边每个人都是很有个性,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因此这种向上内驱力就失去了黑白分明的参照系。好处是得以空闲来发掘自身的“本真”模样,坏处是找不到内驱力的替代物了。
a. 榜样在我这里是没用的(😂),别人越各显神通,我就越觉得世间多彩,然后并且舒适着(?)
b. 但是当发现“向下厌恶”的对象时,这种久违的向上内驱力就突然涌现了出来,且这个“向下厌恶”的对象处于越亲近的位置,内驱力就越明显。
c. 随着工作后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原本以为产生“向下厌恶”心理的机会应该越来越少。但是稍微扩展下社交圈子就发现其实不然。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也是彼此相关的,直觉上感觉一方面明显不行的话,其实基本都不太行。(或许也该庆幸,价值体系即使多元化也并未出现方向性的偏离,或者这几年身边的参考系很幸运地并没有很差劲这个事实得到了证明)想做的工作还是倾向于铺路性质。
a. 路是具有通用性的。越多人走,兴致就越高。相比于修缮与扩张,更明确地说的话是铺一条新路。
b. 但是又不是迷雾航行披荆斩棘的那种,多少是有一些方向感的那种。或者说能够即时、频繁地探究并观测可行性的。
c. 换个比喻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但其实又感觉谁栽的没有必要那么值得铭记的感觉。这么看,还是比作修路更为恰当。什么时候该考虑换工作?
a. 不是在思考“通过这个岗位我还可以做到什么”的时候;
b. 不是在思考“通过这个岗位我将无法做到什么”的时候;
c. 而是在思考“在这个岗位上我还有什么必须要做的”的时候。
d. 这背后有两个逻辑:一是,我明白了对我而言优先级高的那些责任所在,往往也是热忱所在。
e. 二是,我排除了我不想要的那些机会与职务,让我从而对想在下一份工作得到的机会与职务有了更清晰的印象。
f. 待这些必须要做的做完以后,差不多就是潮落之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