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前言

本文旨在回答一个我正在探索答案的问题:“我为什么要学韩语?”。

说实在的,对现阶段的自己而言,如果有人问到这个问题,我确实不太清楚该怎么回答。我自己也尝试问过我自己,不过好像确实没有什么一个特别的缘由。不过所幸身边好像没有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所以我连情急之下编一个理由的经历都没有过。

不过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目的当然不是免得尴尬或者徒增谈资,而是我确实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世间上苦于相同问题的人应该并不多,韩语学习者似乎都能说出一二来,K-pop、韩剧、偶像、综艺等等,要多少有多少。但是这些着实是和我没什么太大关系,有时候说是形同陌路也无妨的程度。

自己在思索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有各种各样的碎片化的答案出现在自己的脑海中,但是这些碎片太过片面,没有逻辑性,甚至还很情绪化,其中没有一个能解答这个问题。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我发现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碎片有一个共性,它们都是在我接触韩语过程中感知到的、想象到的事物,点缀在韩语学习道路上的每一个阶段,我甚至都能通过回忆这些碎片来感受到对韩语熟悉程度的变化。这些碎片随着韩语学习日渐积累,而愈是积累,愈是刺激着我去寻找对韩语新的感知,积累新的碎片,如是反复。这些碎片虽然单独拿出来的话无法当作前面那个问题的答案,但是顺着时间连缀起来的话,却足以成为鼓舞我一直学习下去的动力。这不禁让我想到: 难道这个不断延伸的碎片集合当中存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吗?就像古人把散乱在夜空的繁星画成用来辨识星座的天象图一样,我决定将散乱在脑海里的碎片收集起来,整理成文于此。


1.旋律以外的事物

事实上,标题这个问题在很大意义上与询问契机是重合的。比如说问“你为什么要来超市?”,答案基本就是“要来买东西”,买东西就是契机,自然也是原因。对于我个人而言,这个契机如果追根溯源的话也是能说出来的,虽然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大概是2017年,我在osu!上遇到过这么一个谱面:https://osu.ppy.sh/beatmapsets/388769#mania/889962

个人感觉是很耐玩的一张谱面,单从游戏性的角度上来说就值得标红心的程度。不过当时对我而言,除了谱面以外这首名为《호랑풍류가》的曲子也着实吸引了我。从BGA来看,曲子仿佛是来自于某个PV,从PV和曲风都能感受出来是一首融入民族元素的曲子。这种曲风类似于那首有名的「白金ディスコ」,属于把民族乐要素融入流行乐的风格。因为这个原因,从那以来这首曲子一直是我每次打开osu!时setlist里的常客,不仅是因为其优秀的谱面,同时也是为了听一听这首曲子。

这个时候,对这首曲子是用韩语唱的与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只停留在能听出来是韩语歌的程度,仅此而已。在osu!邂逅到什么都不奇怪,台湾本土的游戏,越南语Vocal的EDM,久久无法忘怀的日本ADV。一首韩语歌曲并不算什么。

不过听久了难免就想知道到底在唱些什么。想尝试上网搜一搜,但是我连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东西、怎么输入都不知道。游戏文件夹里只有英文的曲名(Horang Pungryuga),我最后也是借着这个英文名辗转周折找到了歌词原文。但是很可惜的是即使有了韩语歌词,对当时的我而言几乎没有什么帮助我理解含义的作用(当时并没有人翻译,而且翻译工具的结果自然也是差强人意)。虽说光是瞅着这些由圆圈、横杠和俄罗斯方块组成的记号,就算把屏幕瞅穿了也不会领会到什么东西,但是至少让我在听这首曲子的时候,有了除了谱面以外可以看的东西,某种意义上也仿佛感觉到多了一点对这首曲子的了解。

一来二去,就算是俄罗斯方块最后也混成脸熟了。所以在听觉的刺激下,把声音映射到文字这种思维活动开始出现脑海中。那个时候我还连韩语当中一个字即代表一个音节这一概念都不知道,所以映射的时候最细也只以句为单位。最容易分辨的音节自然是句首和句尾,所以我在那个时候通过尝试辨识这些位置的发音的方式迈出了去熟悉韩语的第一步。

这个时候我已经稍微明白了韩语的输入方法,也开始对谚文有了基本概念。如果要我说出一个开始主动接触韩语的时间点的话,我大概会说就是从这开始的。

韩语通篇都是以谚文组成的,而知晓了谚文的发音方式,就意味着随便拿出一篇韩语文章,在不考虑断句和语气的前提下,原则上是可以从头到尾朗读出来的,虽然可能连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些什么鬼东西。不过光是知道这一点就足以给我很大的鼓舞了,于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开始尝试把歌词当中其他文字也借助歌声和网上的发音表在脑海中重现出发音,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建立起我脑中的第一个反切表(반절표)。

在如同吮吸花蜜一般从这首听不腻的曲子里吸取韩语的奥秘的同时,关于这首曲子歌词含义的信息也渐渐入手(是的,这时候我还没有弄明白在唱什么!)。比如说知道了这首曲子的名字《호랑풍류가》,其实是由汉字组成的,直译过来就是“虎狼风流歌”。借助着“풍류가 = 风流歌”的思路,我也在歌词寻找到了诸如“태평 = 太平”“청춘 = 青春”的汉字词。在这种韩语存在汉字词这一概念的启发下,眼前尚属生疏的记号在脑海里开始变成了自己再熟悉不过的文字,很多抽象生涩的词汇却是用最便捷的方式理解下来的。


这两个发现,成为了让我对韩语“多看两眼”的驱动力。在那之后,主动去接触的韩语其实还是来自于音乐,而音乐中的绝大部分其实也还是来自于osu!……但是其中趣味除了游戏性和音乐带来的以外,还多了语言这一方面。那时候接触到一首名为《Fly↑High》的曲子以及其谱面:https://osu.ppy.sh/beatmapsets/490172#mania/1044827

因为本身也是“OSU MAPPING CONTEST”的参赛作品,所以谱面视觉效果很华丽,不打曲子光是开自动模式看storyboard都是一种视觉享受。此外,曲子和Vocal嗓音的透明感很强,虽然我还是看不懂歌词,而且storyboard里的手写体让当时的我连看懂文字都费劲,但是像曲名的《Fly↑High》一样听起来着实会给人带来一种翱翔高空的清爽感。

这首曲子说起来源的话,其实是韩国街机音游“EZ2AC(이지투아케이드)”里的曲子。但是囿于街机音游有限的传播渠道,在韩国尚属小众,更不要说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了。当时我在中文网络上几乎搜索不到关于这首曲子的一点儿信息,无论是歌词还是关于担任作曲的P4koo或者担任Vocal的rerone。其实到上面那个YouTube视频下面的评论看一看,不也还是一堆说“从Muse Dash来的(뮤즈 대쉬에서 왔다)”的人吗?不过说到这里,当初我在Muse Dash里玩到这首曲子的时候,心情真的是可以用雀跃来形容,心想“Pero Pero Games你们确实是有点品位的(笑)”,要不这首冷门良曲不知道又要被埋没到什么时候……

扯远了,总之这首曲子是一首比《호랑풍류가》要鲜为人知的曲子,但是在我心里的分量却一点也不轻。这首曲子没有《호랑풍류가》复杂的歌词和PV,表现出来的氛围也很直接,所以即使不知道歌词依然能感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再加上优秀的谱面,所以每次打这首曲子的时候感觉都很舒畅。不过有一个问题依然无法回避,这样一首百听不厌的曲子,我却连歌词的含义都没法知道。这里的没法知道,不仅仅是单纯的看不懂,还包括了竟然几乎没有可以参考的翻译,我甚至连歌词原文都找不到,连扔到翻译工具里看机翻这种事都做不到。或许把这些想法写成文字会显得夸张,要是当真跑到那个时候问自己是不是这么想的,表层意识下的自己恐怕也很难肯定。但是那个时候“终究还是理解不了吗”的那种与曲子本身正相反的陌生感、闭塞感,确实是存在着的,而这也是最近的我才感受到的。总之这首曲子某种意义算是这个阶段的一个“反面典型”,因为它并没有给我任何韩语学习上的帮助,尽管它是一首我一直都很喜欢的曲子,一直都很好奇它的内容。


对韩语“多看两眼”的习惯继续这样保持下去,一直持续到2018年的夏天。在这个期间内也逐渐开始在osu!以外的地方寻找主动去接触的韩语(笑)。比如,知道了《호랑풍류가》有一首姊妹曲,名为《호랑수월가》(虎狼水月歌),同样来自상록수(Composer)和나래(Vocal)这两个人的合作。旋律两首曲子基本一致,但是前者活泼、后者悠长,这种动静皆宜的作曲同样让我联想到「白金ディスコ」与「しでの鳥」这对旋律相同但氛围完全不同的组合。《호랑수월가》相对缓慢的节奏也让我有足够的余裕去“观察”歌词,나래咬字清晰的唱腔给我展示了韩语发音当中流音化、鼻音化、连音化的复杂之处的同时,也让我第一次发现韩语发音是如此地美妙。

此外这段时间还在网页端音游BeatStage(https://www.beatstage.com/ )上接触到了DJMAX Respect的主题曲《glory day》。虽然这明显是一首给老玩家的颂歌,但是我这个之前并没有机会接触DJMAX系列的人,对这首曲子典型的摇滚风格本身也十分喜欢。因为曲子本身很短,歌词也很少,这首曲子后来也成为了“意思都还没弄懂歌词就全记住的韩语歌”的一员。这首曲子也拉近了自己与DJMAX以及韩语音游曲的距离,为后来的韩语学习提供不少材料。


2018年夏天,我处于大学毕业与入职之间的空闲期,终于在尘埃落定之时获得到一段在家清闲的时光。也是在这段时间我开始第一次尝试去主动学习韩语。理由其实有很多,首先是的确比较清闲,找点自我提升的事来做也算充实一下生活。其次,保持对韩语“多看两眼”的习惯已经一年多了,或许已经足以体现出来拥有足够的“兴趣”或者其他什么的来开始正式的学习了吧,当时的我大概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开始了学习。

当时是从沪江的试用课程开始的,内容无非就是最基本的发音和自我介绍以及问候用语之类的。不过就这些内容对于未经过任何正式学习的我也是比较有帮助的。比如一些“你好(안녕하세요)”、“谢谢你(고맙습니다)”、“对不起(미안합니다)”、“没关系(괜찮습니다)”之类的。虽然真的是很初级的东西,但是不学是确实是不知道的,是听多少歌都不可能突然灵机一动领悟到的。

以前从其他地方去接触韩语,基本上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只有我去了解某个词汇的含义的情况,没有我看到某个词然后想起其含义的份的。这也难怪,因为压根就没有储备,何谈输出呢。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学会一句“감사합니다”就比只知道“康桑阿米达”要强。这期间同样是在osu!遇到一首名为《Prayer》的曲子(谱面:https://osu.ppy.sh/beatmapsets/63310#mania/206600 )。中规中矩的摇滚风band曲,但是其中的畅快感很合胃口。

当中后半部分有一句“힘이 들어도 어려움 있어도 다시 괜찮아 졌어(即使吃力即使有困难也变得没关系了)”,其中的“괜찮아 졌어”与“没关系(괜찮습니다)”其实是来源于同一个词。虽然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要说根本不会知道졌어或者지다的意思,恐怕连괜찮습니다怎么变成괜찮아的都没有弄清楚。但是认出来了“괜찮”这个只能算得上半个词的文字组合,就足以让我有了“啊,我真的学会了一点东西”的喜悦。


可以说在最初熟悉韩语的过程中,这些歌曲起到了指南针的作用。没有它们的存在,我不会发现开始了解这门语言的入口,甚至都不会对这门语言感兴趣。所以如果把这段时光看作我学韩语的过程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可以说这些歌曲就是我学韩语的契机。它们促使着我去尝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寻找一个又一个微小的答案。它们用旋律吸引了我,却用旋律以外的事物给我带来了新的体验。

契机这种东西的确很奇妙,就算用一个比较概括的理由来回答标题那个问题,契机总是会把话题聚焦,精确到一个其实并不会有很多人感兴趣的粒度上。契机是一个很小的东西,小到即使是在未来回顾的时候也很难相信居然这里会是起点。正如科普节目在描述一个新生态系统的形成的时候愿意说“一切都是从那一粒种子里诞生的”,但是事实上中间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气候才是先决条件。如果说这些歌曲、这些契机点燃了我对韩语的兴趣,这一点我十分肯定,但是如果说它们就是我要学韩语的理由,我很难同意。

“괜찮”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很久,osu!照样还是天天打,但是唯有韩语课程的学习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的确对于那个时候的我而言,韩语是一个兴趣点,但是靠兴趣点来刺激自己的行为,无异于伸手去抓飘在空中的肥皂泡一样,戳破了其实也就没了。兴趣点多了去了,韩语的兴趣点戳光了,其他的接档的有的是。问题是兴趣点满足以后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剥丝抽茧来看,如果没有抛开歌曲本身,歌词里的韩语对自己来说意义是什么?换言之,假如上面那些曲子的Vocal统统都换成日语,那么它们还是会因为旋律而吸引到我,并且成为自己favorite list里的大多数,而不是被打上Korean标签的少数。

在没有方向的状态下,这一次韩语学习只持续了6次,恐怕连试用课程的内容都没有全部学完。或许这么写在这里,有那么一点可惜的意味,但是当时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感觉,既不是厌倦、也不是放弃,就是单纯的结束了。缺乏方向,自然就没有干劲。没有融入干劲的学习,确实也没有进行下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现在回想起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只因为保持对韩语“多看两眼”的习惯已经一年多了这种理由就贸然开始并没有目标的韩语学习,简直和只因为交往了一年多了差不多该结婚了这种理由就贸然结婚这种行为一样的鲁莽


2.〇〇 but in Korean

需要说明一点,虽然好像上一次韩语学习看起来“不欢而散”,但是这并没有让我对韩语有任何态度上的变化。我依然很感兴趣,依然保持着对韩语“多看两眼”的习惯,包括在我来到日本以后。

当然,初来日本的我自然会被对新环境的好奇与兴奋所占据,这是一个把日语从“表达工具”升级成“生存技能”的过程。所以在刚开始这段时间内,能主动再去接触韩语的心情和空闲自然就变得比较有限。再加上之前半吊子的学习以及东一榔头西一棒锤的积累,事实上作为语言能力的韩语依旧并没有什么成长。

不过所幸仅有的一点点韩语知识储备,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得到保鲜。

我所在的城市东京,算是全世界有数的国际都市。外国人的面孔并不鲜见,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而在众多外国人当中,中国人和韩国人的数量又是格外突出。所以在公共设施当中,像上面这种中文韩文与日文英文并记的地方绝对不在少数。所以在留心身边的日语的同时,这些熟悉的谚文自然会同时映入眼帘。

通常来讲这些韩语的内容里面地名比较多,而韩语中翻译日语地名是基本以音译为标准。比如 大阪(おおさか),翻译成中文我们会说“大阪(Dàbǎn)”,而不是“奥萨卡”之类的,但是韩语中会按照发音翻译成“오사카”,而不会按照汉字翻译成“대판(大阪)”。所以当时我根据车站看板的内容,通过尝试复述从家到公司的每一个车站的韩语名的方式,复习我目所能及的谚文发音。从一开始简单的赤坂(あかさか) → 아카사카,到大手町(おおてまち) → 오테마치、清澄白河(きよすみしらかわ) → 기요스미시라카와,甚至到后来像三越前(みつこしまえ) → 미쓰코시마에、四谷(よつや) → 요쓰야、八丁堀(はっちょうぼり) → 핫초보리之类的涉及到摩擦音、促音的日语怎么音译成韩语都在这个过程当中接触到了。不得不说这个过程中,不仅既有的记忆得到了复苏,对一些之前未曾留意的发音区分也以另一种方式有了新的理解。

除此之外,因为这些看板的内容通常书面用语比较多,所以无论是日语还是韩语,汉字词的使用频率都比较高。像上面那张图里,最上面的「発車ごあんない」的「発車(はっしゃ)」和「あんない【案内】」就都是汉字词。所以有了这个信息,就算我是第一次看到下面韩语里的“발차”和“안내”这两个词汇,我也能一下子根据发音就知道它们的汉字分别是“發車”和“案內”,进而知晓含义。借助这种方式,我积累了大量的汉字词,以至于后来如果遇到这种两个字的生词的话,我有时候会采取假设它是汉字词并从日语中寻找类似发音的汉字词的方式来猜测含义。

诸如以上,在日本的日常生活中稍加留心,韩语仍然会如影随形地出现在身边,甚至背后的现实意义要甚于学生时代。就算没有去主动寻找韩语,眼前的谚文也时刻在提醒着我:它们对自己而言并不是意义不明的记号,自己甚至是知道其只言片语的含义的。


当然,学生时代喜欢的东西也没有被抛弃掉。在听过《glory day》以后,我开始接触了DJMAX的其他曲目,希望从中找到新的韩语兴趣点。DJMAX本身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音游系列,历年来出现过不少不朽的名曲。不过这并不是我当时关心的重点,因为韩语音游曲作为一个崭新的搭配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

韩语音游曲其实本身是一个很奇怪的称呼。因为音游曲作为音乐类别的称呼来说算是很松散的概念。没有人限定过什么风格的音乐才能被当作音游曲,歌词的语言就更无足轻重了。不过,借助音游的谱面以及体验往往的确能让我自己换一个角度去感受音乐,osu!当中遇到的音乐有不少也是因为意想不到的地方喜欢上的。这恐怕也是这个崭新搭配的吸引力的来源。

这一点在后来我在DJMAX遇到的曲子里得到了印证。DJMAX RESPECT里的新曲《Only For You》是刚来日本时喜欢上的曲子。

其实要我说一说当初为什么会喜欢这首曲子,我还真没法像前面那些曲子那样给出特别准确的答案。可能是恋爱主题特有的感人旋律,也可能是Vocal 이지애的动人歌声,或者还可能只是因为是在东京度过人生第一个没有雪的冬天时听的曲子。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如果不是因为追求“韩语兴趣点”而尝试去寻找DJMAX里的“韩语音游曲”的话,这首曲子恐怕是遇不到的。

虽然MV是连雪橇犬都要画个美瞳大眼睛的艺术风格,但是这并没有掩盖这是一首Dance pop,或者直接点说,K-pop风格的曲子这一事实。那个时候我对K-pop的了解实在太少,恐怕也只是知道名字和一些未必正确的既定印象罢了,再加上当时的我并不会想到在音游里还能碰到K-pop,以至于我在听过这首曲子之后,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首K-pop。

我那之前并没有过特别喜欢某一首K-pop的经历,以K-pop的影响力来看不会是因为“没有接触过”这种原因。所以说曲风好像并不会是让我喜欢这首曲子的直接原因。不过有另外一首曲子开始挑战这种想法。

这首名为《Tok! Tok! Tok! 》的曲子,我最开始是在DJMAX RESPECT里遇到的,但是其实是DJMAX的开发公司NEOWIZ的另一款移动端音游TAPSONIC TOP里的曲子。一首音乐,如果是在音游里出现,评价我是否喜欢它的标准之一,就是我在没有特意练习的情况下的成绩好坏。而这首《Tok! Tok! Tok! 》,是一首我还不是特别习惯手柄打音游的时候就实现初见Hard全连的曲子。

可能不难听出来,这首曲子的K-pop特征要强于《Only For You》。我承认也是这种K-pop特有的节奏感,让我能够一气呵成全连的,这是我以前在音游里几乎没有过的感受。 我甚至还能记起来当时一曲终了之后坐在沙发上额头微微出汗、握着手柄的双手轻轻颤抖的那种达成感。以至于后来我在TAPSONIC TOP里遇到Vocal LENA的时候,心里不禁默念一句“谢谢你的那首1单,真的好喜欢”。

总之就像这样,我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的Made in Korea的音游曲,也有了越来越多我以前并没有体验过的新感受。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音游曲从来不局限于某一风格,DJMAX里面的音乐流派也十分丰富,有DnB,有Trance,自然也可以有K-pop。不过能如此开心地在音游里打K-pop的曲子着实是以前想不太到的。“我没准其实蛮喜欢K-pop?”这种疑问确实也曾经在我脑海里出现过。但是抛开音游随便到YouTube打开一个当红韩国组合的MV,我未必会很感兴趣。“我喜欢这些曲子只是因为它们是音游曲?”这一点也很难肯定。像《Only For You》和《Tok! Tok! Tok! 》固然谱面很不错,游戏里带来的感受也很棒,但是这些曲子吸引我的根本原因并不是其他音游曲常见的要素。如果《Tok! Tok! Tok! 》是一首J-pop的话,就算是各方面都很优秀,在那个时候可能也不会那么吸引我。

下面有个例证,TAPSONIC TOP在进军日本市场的时候,曾经发行过《Tok! Tok! Tok! 》的日语版。

可能这样的翻唱会对获取日本玩家有一定帮助,但是我个人来看,原来的韩语版要比日语版好一些。日语版给我带来的是,日语的歌词、表达甚至是发音都有一种被伴奏硬拽着向前走的感觉,对于日语歌词而言伴奏太过吵闹难以控制。当然这一点可能与歌手、填词有一定关系,但是我认为原曲的K-pop风格中韩语歌词或者说语言本身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整体可能才是当初打动我的要素。 可惜的是,日服的TAPSONIC TOP里的《Tok! Tok! Tok! 》用的是日语版的Track,身为日服受害者的我无法在游戏里听到我喜欢的那个版本……

从那之后,虽然仍然不能说我喜欢K-pop,但是至少对K-pop有了印象与自己的理解以后,K-pop也成为我选择音乐时的判断要素之一了。DJMAX里的那些喜欢的K-pop,喜欢的原因既不是因为它们是K-pop,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我在音游里喜欢玩的音游曲,而是两者都有的状态。这两者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说是正面加分的要素,但是单靠某一方的分数并不足以达到如此喜欢的水平,而两者的分数之和则刚刚好,既不会因为某一方的分数过高盖过另一方,也不会要素太少过于单薄,在心里处于一个并不突出但是特别的地位。这些刚刚好的曲子,自然也成为我主动接触韩语时使用的新材料。而原本作为接触契机的韩语本身,也因为成为理解这些曲子的工具而变得特别起来。

在当时,我曾经有过上面这样的想法。现在来看这个“不务正业中期目标”里,“成为家用机音游玩家”算是超额完成了……毕竟作为一个休闲派的街机音游玩家,都已经有以去健身房的心态去游戏厅的想法了,家用机什么的已经约等于免费白玩了。另外一个“学习韩语”这个目标,现在也处于现在进行时,不得不说这中间,DJMAX或者说这些音游曲确实承载了许多。


在日本的生活继续持续着。随着渐渐习惯,生活慢慢稳定下来,一些基本生活以外的事情也得以实践。比如说第一次参加初音ミク的live就是在2019年2月的札幌实现的。

初音ミク,或者说Vocaloid作为我的兴趣不是一年两年了,印象里最早是在2010年开始了解并且听Vocaloid的曲子。从那以来虽然会有程度轻重上的变化,但是对于Vocaloid的兴趣和留意从来没有中断过。这一次参加live虽然是人生第一次,很多东西都是没有接触过的,但是开场后的氛围、熟悉的曲目、同好们的欢呼,都让我很顺利地融入了进去。一切都仿佛在向我传递这样一个讯息:欢迎回来

Vocaloid是一种很依赖创作社群不断贡献内容的音乐形式,这里的创作自然少不了使用Vocaloid软件及声库创作音乐的一次创作者,更少不了基于音乐提供附加内容或者以其它方式重新演绎音乐的二次创作者。在Vocaloid领域中有一个很广泛的二次创作就是翻唱。Vocaloid可以看作是一个能够提供Vocal的乐器,而不少人会尝试把由软件生成的Vocal用自己的嗓音再现出来。有不少翻唱歌手也因此成名,开始活跃于更广阔的领域上。我第一次去LiveHouse就是在2018年的北京参加一位名叫「花たん」的翻唱歌手的live的时候实现的。闷热的会场里她那首「心做し」(原曲Vocal为GUMI)全场跟唱的场面现在还能回忆起来。

翻唱不仅仅是单纯的声音重现,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改动,比如跨语种翻唱。在以前尚不具有日语能力的时候,Vocaloid的中文翻唱可以说也听了不少。那么时间转到来日本以后的2019年呢?答案似乎很明显,针对韩语的嗅觉又让我找到了另外一个韩语兴趣点来源,那就是Vocaloid的韩语翻唱

虽然预先也想过Vocaloid的韩语翻唱应该会有不少,但是一经接触以后才发现数量比想象中的要多很多,而且其中绝对不乏我认为很不错的作品。这种现象到了什么程度呢?到了我甚至特意总结了一篇个人推荐的日语Vocaloid乐曲韩语翻唱Best10的程度。

在欣赏Vocaloid韩翻的时候有不少乐趣。首先原曲本身就是自己感兴趣的Vocaloid,所以从音乐角度上可以期待歌手们的翻唱水平。同时,虽然翻唱语言是韩语,但是本身也是根据日语进行二次填词以后的成果,所以在本来熟悉歌词大意的前提下再去观察韩语填词,一来可以降低门槛,二来还可以通过两门语言表述方式的不同来掌握韩语的表达习惯与特征。日语当中的一语双关或者难以翻译到其他语言的表达,在韩语中处理的方式往往也让我感觉意想不到。

上面那篇总结文里也有提到,韩语与日语在语句构成上类似,所以为翻唱提供了便利。这也有可能是Vocaloid韩翻数量如此之多的原因之一。这个便利降低了填词的难度,韩语与日语共享SOV结构这一点也使得在某些场合无需调整表达方式就可以直接翻译出来。下面这首是꽃핀翻唱的《너도 나쁜 사람이라 다행이야》,原曲为ピノキオピー的「きみも悪い人でよかった」(Vocal:初音ミク)。

其中导歌1(1:02开始)当中,有这么两句歌词:

다른사람이 보기엔 우스운 유치한 듯한 행복을
무가치하다해도 강하게 껴안았어

对应了原曲里的这两句:

周りには滑稽に見える 青臭い幸せ
瓦礫の中で強く抱きしめた

韩语填词中稍微进行了词汇上的改动。韩语填词的中文翻译是“就算是没有价值,也还是紧紧抱住了在他人看来好像很可笑幼稚的幸福”,而日语歌词的中文翻译是“在瓦砾当中紧紧抱住了从周遭看起来滑稽而青涩的幸福”。不过可以看到句子仍然维持了“抱住”这个谓语和“幸福”这个宾语的关系。这句话放到歌曲被拆成两句歌词,由于韩语和日语都是SOV结构所以可以看到,两边都是把“幸福”(행복、幸せ)放到了第一句,把“抱住”(껴안았어、抱きしめた)放到了第二句。

现在可以想像一下,假如要把这句话放到中文翻唱里该怎么填词呢?有两种选择,第一种是按照歌词原文的顺序以此翻译,但是这样的话两句话连接在一起有可能会出现因为顺序颠倒而导致语句不自然的问题。在这个例子中,或许可以用“那份幸福,我抱住了”的思路来解释,但是这种倒置本身有的强调含义,日语和韩语当中都没有用“幸せは”或者“행복은”来表达,所以终究有意思上的出入。所以这里只能靠意译或者较大调整才能自然表达出来。而第二种是按照两句歌词翻译以后的中文顺序填词,但是有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歌词是要乘着旋律演绎出来的。原曲中第二句的音调要比第一句高,感情也明显更充沛,那么这个注入感情的位置到底是应该用来强调“幼稚可笑的幸福”,还是像原曲那样用来强调“紧紧抱住”这个行为呢?而上面这些问题,在韩语填词当中统统都不需要考虑。

此外,韩语和日语的省略习惯也类似,这也使得原本语句中留白的地方在填词的时候也不需要另外添加补充内容。下面这首是설레임这个组合翻唱的《타임머신》,原曲是40mP的「タイムマシン」(Vocal:初音ミク)。

副歌1(1:25开始)里面有这么两句:

퉁명스레 슬프지는 않다며
이어폰으로 귀를 가리었어

对应了原曲的这两句:

悲しくなんかないさと 
イヤホンで閉じ込めたよ

韩语中依然有了一点意思上的微小变化,原因大概是韩语歌词中需要通过增加词汇来补充音节数。韩语歌词的意思是“漫不经心地想着我才没有伤心,我用耳机堵住了耳朵”,而日语歌词的意思是“想着我才没有伤心之类呢,我用耳机把自己封闭了起来”。可以看到两个句子里都有“想着”这个动词,但是实际上日语与韩语的歌词里对应的位置只有一个表示引用的指示助词“と”和“다며”,单单起到引用“我才没有伤心”这个内容的作用。这个被引用的内容可以是“想”出来的,可以是自言自语“说”出来的,甚至还可以是“写”出来的。但这个动作在日语中如果并不想强调出来的话省略掉也不影响句子的表达。这一点在韩语中也是通用的,但是中文当中动词的问题却无法回避,填词的时候需要根据上下文内容来添加一个合理的动词来保证语句完整。

说到音节数的话有一个题外话。这首曲子的名字的中文意思是“时光机”,日语和韩语名字都是从英语“Time machine”来的外来语(タイムマシン、타임머신)。虽然词源相同,但是日语和韩语的音节数并不一样。这也就让这个词语在歌曲当中对应的音符也是不一样的。副歌里不止一次地出现了这句“タイムマシンにゆられて/타임머신에 몸을 싣고서는(被时光机摇晃着/置身于时光机上)”。虽然“时光机”这个词都是在句首,但是因为音节数的不同,我甚至有过“听惯了韩语里四个音节的타임머신,再回去听日语版里六个音节的タイムマシン的时候居然忘记原本是怎么唱的来着”的经历。

当然上面也都只是语言表达习惯的角度上的观点。填词翻唱并不是一味重现,上面那些例子当中其实可以看到韩语填词与日语原词之间在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更何况填词本身往往还包含二次创作者自己的东西。但是透过跨语种的填词来比较语言本身的特点,着实是我在听Vocaloid韩翻的时候除却音乐本身以外获得的乐趣之一。


从事语言教学工作的Lýdia Machová曾发表过这么一场TED演讲:The secrets of learning a new language。其中的很多观点都会让我不禁露出肯定的微笑。

其中有一段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Lýdia在分享自己学习西班牙语的经历的时候,说到自己对课本上的内容并提不起兴趣。遇到了这个问题,她并没有硬耐着性子去啃课本,而是选择去买了本西语版的《哈利·波特》,因为这是她很喜欢的一个系列,她已经读过很多遍了。虽然最开始Lýdia根本读不懂书里的内容,但是她其实很熟悉这本书,所以她可以在不具有足够西语阅读能力的前提下能够读到最后并且跟上情节。还有Lýdia在学习德语的时候,她的学习方法是打开她最喜欢的电视剧《老友记》的德语版本。类似的事情同样发生在这个过程,虽然Lýdia连单词在哪里分割都听不出来,但是因为她喜欢这部电视剧,她就可以看得下去。在看了两三季以后,Lýdia就可以渐渐搞明白对话内容了。

这段经验听起来很有趣,它背后也透露出一个道理。可能有这么一个说法经常会被提到,叫语言学习没有捷径。这个说法的确正确,语言学习永远离不开日积月累,需要学习者潜心走好路上的每一步。我们虽然做不到缩减路的长度,但是至少我们还可以选择一条走起来开心的路来走。对于我而言,捡拾韩语兴趣点就是寻找这条路的过程。从最开始在osu!上偶遇韩语歌曲然后对韩语开始感兴趣,到后来主动借由DJMAX之类的音游、Vocaloid来找寻接触韩语的渠道,这段过程也让我的手里积攒了越来越多我喜欢上韩语并且持续下去的理由。这种经历有一个特点是它是逻辑不可逆的。如果根据Lýdia的经历我告诉你,学西班牙语的一个好方法是去读《哈利·波特》,或者我告诉你学韩语的一个好方法是玩音游或者听Vocaloid,你一定会觉得我在胡扯。这也难怪,正如每个人的兴趣是不一样的,这些方法并不具有普适性。但是这些事情的的确确发生这个世界的某个人身上,它们虽然天差地别,但是背后有一个共性。这个共性反映在我自己的经历上大概就是:You can enjoy everything you’re interested in as usual, BUT IN KOREAN

来日本以后这段时间针对韩语的主动接触,与以前的主动接触虽然很类似,都是源于寻找兴趣点,但是有一个本质的区别,那就是这个兴趣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来日本以前的对韩语的主动接触,是在被动遭遇时发生的,是无差别的。一首我会喜欢的韩语歌曲我在osu!或者其他地方遇到了以后,我才会留意它的内容,接触其中的韩语。或许那时已经萌生出来的对韩语的兴趣会让我提高感知韩语的敏感度,让我在能够对韩语“多看两眼”,而不是视而不见。但是假如没有遇到的话,我也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感受,游戏也照样玩。那个时候我每天打开osu!也绝对不会是因为“今天会不会遇到什么好的韩语歌呢?”这种理由的。

但是来日本以后的这些主动接触的过程中,其背后的动机着实是有韩语这一要素的,是因为与韩语有关我才会接触的。随着人到日本,能玩到的音游比以前要多得多,接触Vocaloid的渠道也多了很多,单挑出来DJMAX之类的韩系音游,或者从庞大数量的Vocaloid翻唱里专挑韩语翻唱来听,真的就是因为它们的质量高到力压群雄吗?想必也不一定。它们确实是因为有了我既有的兴趣要素才让我接近它们,然而是韩语这个特征才让它们变得特别起来,我才能从中获得到足够多的新的韩语兴趣点。

像这种接触Rhythm games but in KoreanVocaloid but in Korean 的经历,不仅满足了我对韩语兴趣点的找寻,同时也让我所接触到的韩语有了落脚点,有了现实意义。它让我在熟悉韩语的过程中,不再是单纯地接住韩语内容所抛来的球,而是开始了一个来回击球的持续行为。驱动接球的动力仍然是原本就有的兴趣(在这里是对音游或者Vocaloid),而让来回击球这个行为得以持续的基础,则是其中韩语的存在。我可以接球的时候获得到对韩语新的认识,在往回击球的过程能够为韩语赋予之于我的新的意义,进一步扩大对韩语的兴趣。包括刚来日本的时候观察指示牌上的韩语这件事情,也是一个往回击球的过程,它让我感受到了我自身的变化,这个变化不单单意味着“我居然能看懂”的客观上的成长,还意味着“我正在通过这门语言理解着些什么”的主观上的思维演变。

同样地,对韩语的接触也在反过来影响着我的原有兴趣。像DJMAX里喜欢上的K-pop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不是寻找“韩语音游曲”我不会接触到这些K-pop,反过来没有这些曲子我的playlist里就不会增加新的genre,也无从在音游里获得新的认知与体验。这一点在Vocaloid上更明显。Vocaloid but in Korean 不仅仅意味着“Vocaloid covered in Korean”,还包括“Vocaloid produced in Korean”。可能之前的表述营造了一个既定前提,就是“Vocaloid = 日语”,但是这个说法和“Vocaloid = 初音ミク”一样都是以偏概全罢了。虽然比不上英语或者中文的规模,但是韩语Vocaloid的创作圈子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我在最开始提到的那首《호랑풍류가》的作曲者상록수,就是一位使用Vocaloid创作的音乐人,下面是他的一首名叫《벚꽃비》的曲子,使用韩语Vocaloid UNI作为Vocal。

与翻唱曲不同,这些原创曲并没有可以用来参考的日语原文歌词,所以在理解含义方面我做不到和听翻唱曲时的同等水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韩语学习方面于我的帮助就没有那么大。但是韩语Vocaloid中有很多像《벚꽃비》一样从音乐角度我个人感觉很棒的曲子,很多歌曲我喜欢的原因很可能与它是不是用韩语唱出来的无关,单单作为一首Vocaloid就已经足够优秀到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了。它们与其他数量众多的日语Vocaloid音乐一样以同样地位充实了我的favorite list。

不过硬要说韩语Vocaloid对自己韩语学习的帮助的话,除却歌词本身带来的以外,Vocaloid特有的那种“字正腔圆”恐怕也让我对辨析发音有了更准确的认识……虽然通过创作者适当的调整,这种“字正腔圆”会处在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并不影响音乐本身,但是与真人声音终究有区别的,甚至很多人会觉得不习惯的。中文母语者可以通过听听洛天依或者心华的曲子来感受这种违和感。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韩语不再单单是一个个谜题,解完就完了,而是变成了理解未知事物的线索或者工具,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得到重现。在从“被动兴趣”转变到“主动兴趣”的过程中,我也能更清晰地说出我下一步想要达成一个什么状态。尝试看懂歌名以后,就会想要尝试听懂副歌里最突出的那句,再往后会想要尝试听懂整个副歌。这些持续的意识连缀起来就形成一个个小的目标。“主动兴趣”驱使下的主动理解越来越多地得以实践,这些〇〇 but in Korean我也可以很肯定地说出来我去主动接触它们的原因就是为了接触其中的韩语。

那么回到标题那个问题。在我学韩语的过程当中,上面这些所有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让我对韩语保持足够的兴趣和敏感度,并且提供给我充足的语言材料。但要是说我学韩语的理由是不是因为这些〇〇 but in Korean呢?虽说它们的确反过来丰富了我的兴趣,但是对于韩语的影响似乎并不足以支持我去全面地学习它。它们对韩语的影响是限定于各自那个〇〇的范围内的,其中形成的一个个小目标也局限于其中。倒不如说学习韩语的目的其实是实现那一个个小目标,满足我的“主动兴趣”。

从最开始的通过戳一个又一个“韩语兴趣点”来驱使自己接触韩语,到这个时候的要靠主动寻找韩语来满足“主动兴趣”,这个跨度也未免有点大了吧。这其中一定差了点什么东西,而这恐怕也是回答标题这个问题的关键。


3.想要知道的心情

随着主动兴趣的这个环不断扩大,生活中韩语的应用面也越来越广,我所能接触到的韩语也越来越成体系。一些以前东拼西凑的知识,也渐渐暴露出来了漏洞。那个时候虽然我已经大概知道韩语中终声的概念,认为终声大致就类似于粤语中的韵尾,只要根据终声摆出口型,如果后面的字是元音开头的话顺到后面那个字做初声就好了。但是至于为什么“습니다”中间那个字明明是“니”听起来还是像“思密达”而不是“思尼达”,为什么“ 박물관(博物館) ”的第一个字和姓氏“朴”是同一个字,但是“朴”听起来是“Park”,而“ 박물관(博物館) ”的第一个字听起来却像是后鼻音的“庞”,这些问题我是说不出个所以然的。这一个接着一个的漏洞,如同机械齿轮间的锈迹一样,开始越来越干扰我对韩语的接触。

对于当时的我而言,做到像一个刚接触电脑的人一样,缓慢而反复出错地打出我想要的韩文并且搜到我想要的内容与讯息,就已经足够开心了。此时的韩语虽然仍不具有“语言”的功能,但是至少可以作为一种信息的表意符号,来让我能够理解特定兴趣范围内的内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似乎韩语已经成为我可以使用的工具了。但是诸如发音规则、构词的不熟练、反复出错的问题,这些齿轮间的锈迹总是在我开心之余提醒着我,这个工具还有很多我并不知晓的地方,其中还夹杂着陌生感。我愈是使用韩语去找寻与兴趣相关的东西,这个陌生感就愈是强烈,陌生感与兴趣带来的乐趣之间的对比就愈是鲜明。

时间到了2019年的秋天,这期间遇到的一个发现可以说影响了这以后我韩语的学习轨迹。在这之前,我对谚文的构成完全是基于键盘打出来的东西来理解的,有点类似于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靠拼音输入法认不认识我们输入的拼音来看到底对不对一样。比如韩语中的合成元音,实际输入的时候通常只要把组成合成元音的两个基础元音连着输进去就可以了。因为发音也大致符合,所以输入本身也很直观好记。但是有一个问题确实一直困扰着我,韩语当中存在ㅜ和ㅔ组成的合成元音,存在ㅗ和ㅐ组成的合成元音,为什么就不存在ㅜ和ㅐ或者ㅗ和ㅔ组成的合成元音呢?产生这个疑问的缘由是,遇到这种合成元音时我真的很容易打错,发音听起来类似、长得也很像这些先不说,就连存不存在我都要亲自打出来才知道。虽然最开始产生这个疑问的时候,我并不认为会有一个很明白的答案来回答我,权当要死记硬背的内容来看待。但是下面这个讲解元音的视频,却出乎意料地解答了我这个问题。

韩语是一门拥有元音调和特征的语言。韩语当中存在阳性元音、阴性元音以及中性元音。元音调和意味着在语言表达中有同性元音通常同时出现,异性元音通常不会共存的特征。虽然在今天的韩语当中,这一特征已经退化,但是在韩语的词汇构成、语法规则中仍然起到重要作用。而这个元音调和也是解答我上面那个疑问的关键。在韩语的基础元音中,ㅜ和ㅔ属于阴性元音,而ㅗ和ㅐ属于阳性元音。而合成元音的构成中同样也有元音调和的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同性的ㅜ和ㅔ,或者ㅗ和ㅐ才能组成合成元音,ㅜ和ㅐ或者ㅗ和ㅔ互为异性元音,所以不可以组成合成元音。这个发现当时也被我总结成文:为什么有워,와,웨,왜,却没有ㅇ+ㅜ+ㅏ? – 韩语元音的阴阳性与合成原则

虽然这里好像是几句话就解释明白的问题,但是对当时的我来讲是非常令人激动的一个发现。当时是在周末夜里睡前的时候偶然发现元音阴阳性与元音调和这个说法,激动的我就这样不断刨根问底寻找更详细的信息,并且顺势就把查阅到的信息总结了下来。等到一切总结成文完毕的时候,窗外都微微露出黎明的曙光了,这时候我方才开始感受到难以抑制的困意。

这个语言特征是以往我并没有机会接触到的,也不会直接地给我在理解语句含义上带来什么帮助,同时也是超出以往的兴趣领域范围以外的内容。但是它的出现解决了一直以来的疑问,让我对通过键盘打出来的谚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其的陌生感也随之消散,“齿轮间的锈迹”也仿佛被滴入了除锈剂一般开始溶解。

我承认这种消除陌生感的感受,让我有了一种上瘾的感觉。以至于我后来每次有类似能回答我疑问的意外发现时,我都会尽全力搜寻相关内容,如果内容足够充实的话我也会总结成文,并且标上“韩语”标签

陌生感 这种感受,并不是凭空来的。可以把不认识的人称为“陌生人”,但是看到大街上素不相识的人们未必会生出陌生感。对某个人或者某个事物有陌生感,其背后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想要知道、了解这个人或者这个事物”。当“想要知道”这个行为得不到实现的时候,陌生感 便会随之而来。反过来,陌生感 消散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想要知道”这个目的已经达成了。那些“齿轮间的锈迹”,背后其实也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的想要知道答案的问题,从而酿成了隐约的陌生感。而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一点点地打消掉这些陌生感

就像拼图一样,有些东西是要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能想象到完成以后的模样。产生陌生感的漏洞越来越多,其实也就意味着想要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等到这些解答漏洞的行为积累一定程度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想要继续接下来的探索行为,系统的学习是不可少的。就这样,在原有的兴趣基础之上,我在2020年初再一次几乎从头开始了系统的韩语学习。

这一次的学习计划与前一次的区别在于,这一次心中已经有了充分的目标与方向。这个目标并不是十分具体,没有具体到一定达到什么标准的交流水平或者拿到什么资格证书,只能说是从细节漏洞带来的陌生感以及其背后“想要知道”的心情诞生出来的产物。系统学习的目标不是为了解决某一个已经遇到的问题,而是为了今后就算遇到问题也可以顺利解决。想必唯有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频频产生的陌生感与这种名为“想要知道”的心情才会变得不那么困扰我吧。


系统性的学习给我带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我认知的韩语开始有了从“词语”到“语句”的变化过程。作为黏着语的韩语中有很多词汇变形与活用,如果没有系统性学习的话,助词与句型自然不必说,大量的动词形容词的变形很难还原到词典形,这就意味着其实有不少句子连怎么形成的都是不明白的。所以随着系统性学习的进展,除了原有的只言片语以外,一些简单的句式也开始能够理解,或者能够分解句式并且借助词典开始明白意思了。到后来,我渐渐可以只依赖词典而不需要翻译工具就能理解不算复杂的陌生句子了。

这个过程无疑降低了我对韩语的理解成本,我也可以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韩语文本。从原来固定不变的歌词,开始向YouTube视频下面的韩语评论、再到一些相对浅显的科普视频的方向扩展。到了2021年,我接触到了韩语的 视觉小说(비주얼 노벨, visual novel),这也成为了我韩语学习道路上的新的制高点。

与Vocaloid一样,韩语的视觉小说也很难说是作品众多的状态。但是自身对日语ADV的熟悉程度,让我与韩语视觉小说之间一开始就有足够的亲和力。同样也是因为韩语视觉小说小众的原因,作品有时会有缺少优质的国际化或者中文本地化的情况,这也让一开始接触的我花了不少工夫。比如会有下面这种把리얼충(现充)翻译成“真实虫”的情况……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翻译不自然都应该归咎于质量问题,有些地方与语言本身的特质有关。比如上面这部《미래의 여친님이 나에게 인사를 건네왔다》当中有段情节是女主角因为某种原因遇到了过去的男友,原本亲密熟悉的伴侣却变成了初次见面的陌生人,所以她不得不克服掉原本亲近的说话方式,改用别扭的敬语。这种不自然地在句子最后单独加上敬语标志“……요”的说话方式,绝对不是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往句子最后加上个什么“……吧”之类的语气助词就能传达出来的。

语言的障壁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是没法完全消融,所以地道地翻译出来绝对不是易事,而同时地道的翻译也意味着与原语言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距离。上面那部《미래 여친》的制作公司Talesshop的另外一部作品《썸썸 편의점》除了原语言韩语以外,还准备了英语文本。虽然我对英语并没有什么见解,但是仍然能够感受得到英语翻译确实很地道自然。但是由于表达习惯的区别,很多时候会有英语文本与韩语语音很不合的情形,比如长度相差太大、语序对不上之类的。除此之外,还有文化差异带来的区别。比如在《썸썸 편의점》当中,女主角수희(汉字可以写作“秀熙”)在最开始打算在便利店打工的时候,对男主角편식(汉字可以写作“片植”)的称呼从“부점장(副店長)”到“선배(先輩)”,从加“님”到不加“님”,这些细微的称呼变化,在英文中只能用“sir”或者直呼名字的“Pyunsik”来粗略对应,更不要说敬语使用的语感以及其他角色之间的不同称呼方式也没法准确翻译了。

出于这个原因,在游戏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地出现下面这种循环:先是用英文进行游戏 -> 感觉某一句英文文本和韩语语音对不上很在意韩语内容 -> 把游戏语言调成韩语阅读对话 -> 读了一段时间然后遇到韩语的复杂语句实在读不明白 -> 再调回英文理解含义然后继续进行游戏,如此往复,仿佛在循环把头扎到水里憋气一段时间以后又抬起头来换气这个过程一般。虽然操作起来实在是很麻烦,而且阅读韩语文本的时候,词汇量的不足往往让我进入“理解一句话要查三个单词”这种状态,但是不知不觉之间,我对复杂句子的“耐性”也越来越高。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阅读当中点滴积累带来的成果,可能也有对故事情节有了足够的理解所以上下文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还有可能只是单纯习惯了不断切换词典页面与游戏画面这个烦人的操作。总之随着游戏的进展,使用韩语作为文本语言进行游戏的时间比重也越来越高。

썸썸 편의점》这部作品到现在接触到的部分当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部分,是수희与편식一起去找之前半收养在便利店周围但是后来跑丢的猫那一段。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个改变故事走向的关键剧情,一下子拉近了两个角色的心理距离,同时也是因为这段剧情我几乎是通篇使用韩语连续阅读下来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连续”的阅读不是说我就突然灵光一现,眼前的韩语能一目十行全读明白了,而是我并没有出现“啊读不明白了换回英语吧”这种想法。我仍然是韩语菜鸟,仍然要借助词典来理解。但是在这段关键而紧凑的剧情中,那些看不懂的词汇并没有成为干扰我去理解故事的障碍,我可以用最低限度的精力去完成查生词的过程,可以借助前文的记忆最大程度地集中注意力去重现查过但是印象不深的词汇,甚至跳过语句中我看不懂但是认为不重要的修饰成分来保证阅读节奏。总之韩语阅读能力不足带来的障碍依旧存在,但是已经不重要了。这段情感描写丰富的剧情,已经足够让我把注意力集中于作者想表达的东西以及角色的心理活动并且加以理解了。在故事进行到了수희在找到猫以后喜极而泣地说到“절대 안 버릴거예요(绝对不会抛弃掉它的)”的时候,我能感受到此时我与故事情节的距离,并不会比其他任何我在日语ADV中所感受到的远多少。此时的韩语文本和其他那些日语文本一样,正在向我传递着同等级别的信息量。

我相信一段描写精彩的剧情,用哪种语言都可以做到吸引人的效果。上面这段剧情就算我用英语读下来,恐怕仍然会是我印象最深的部分。但是不同语言带来的情感与思维体验也是不同的,这是一个同归但是殊途的过程。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我听Vocaloid韩翻的过程中。

在하나나翻唱的《호시아이》(原曲为レフティーモンスター feat. GUMI的「ホシアイ」)里面,副歌3开头(2:20开始)有这么两句歌词:

널 마주한 이 순간에 준비했던 말들이
너의 두 눈과 마주치자 물거품이 되었어

对应了日语歌词里的这两句:

話したい事は 山ほどあるのに
君に触れたとたん 飛んでいったんだ

韩语歌词可以翻译成“为与你相会这个瞬间准备的话语,在一看到你的双眼之时就化成了泡沫”,而日语歌词可以翻译成“想说的事明明堆积如山,但是在一碰触到你之后就飞到了九霄云外”。可以看到虽然两句歌词内容相差还是挺大的,但是都是描写了久别重逢的异地恋情侣在相会时突然语塞的激动心情。在听韩语翻唱的时候,这句歌词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子触动到了我。有可能是因为刚好用到了我那个时候刚刚学到的물거품(泡沫)这个词汇的原因。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样一种比喻背后表达的情感,我是第一次通过韩语的方式去感受。虽然表达的内容最后都是一样的,甚至把日语与韩语的表达翻译成中文来看其实表述方式也不足为奇,但是借助韩语来理解这种表达以及背后的情感这个过程本身是新鲜的。就像是同样是导向心底那片湖水的河道,韩语这条最近才挖好的河道是第一次流入了河水。虽然最后水流都是奔向同样的目标,但是河水流过的河岸却是第一次得到了滋润。

从语言能力的角度来讲,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很难把韩语作为“我能够使用的语言”来看待,因为我的知识储备与熟练度还有待提高。但是从语言功能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如果一门语言,能够因为它表达出来的东西而笑逐颜开,而黯然神伤,能够把它作为表达或者理解思维与情感的工具,那么这门语言就已经实现了它的最高功能。区别在于,熟练的语言能力可以让这门语言持续地发挥这一功能,生疏的语言能力只能在特定的时间点偶然地实现这一情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项语言功能会因为熟练程度高低而有不同的效果。无论是借助自身已经具备的语言能力,还是各种工具的辅助,只要语言背后的情感与思想成功传达过来,语言就达到了目的,实现了最重要的功能。那些外语生疏但是敢于一个人到海外做背包客的人,旅程中留下的回忆、做到的交流,恐怕不会是只借助五感以及零碎的语言知识获取到的,往往是语言背后所包含的情感以及交流的欲望,才给语言和沟通赋予了意义。语言是人使用的工具,交流的背后存在着情感与思维。之前有说到,“想要知道的心情”是我新一轮韩语学习计划目标的来源,这个“想要知道的心情”不仅是自身感觉到的名为“想要知道”的心情,同时也意味着我想要知道的通过韩语所表达出来的那些“心情”。


其实回望过去整个接触韩语的经历里,这种“想要知道的心情”其实也是或大或小地一直存在的。如果没有最初对歌词发音产生好奇心,进而想要知道谚文发音方式的话,就不会产生后来一连串的兴趣了。对韩语“多看两眼”,目的也是为了多一些了解韩语的机会。无论是“被动兴趣”还是“主动兴趣”,“想要知道的心情”也不断在韩语与既存兴趣之间往复交织,并且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被动地戳“韩语兴趣点”,到后来通过主动寻找韩语来满足“主动兴趣”,这个演变过程中“想要知道的心情”也每个兴趣领域中独自发挥着作用。再到后来,每个小领域中想要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陌生感也随之增长,系统学习的需求随之出现。“想要知道的心情”也因此汇聚到了一起,最终上升到整个语言层面,成为支持后来学习的力量源泉。

虽然“想要知道的心情”与“陌生感”看似是来自于那些语言知识上的漏洞,随着漏洞的修补这些因素应该会得到削弱才对,但是把视野拉远一些就可以看到,在意识到需要系统学习之前,“想要知道的心情”与“陌生感”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只不过是最开始太过细微无法察觉到罢了。接触到的知识面越广,边界自然也越长,视野内未知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那么究竟会不会有这么一个极限呢?会不会有一天边界不再扩张,真的把所有知识都收入囊中呢?我不知道答案如何。不过以我的日语学习经历来看,从2009年开始尝试学习五十音图与假名到今天,我依旧觉得日语中这种类似的边界仍然在不断扩大,“想要知道的心情”与“陌生感”仍然在不断膨胀。或许将来会有那么一天,我开始不再对日语(或者韩语也是一样)抱有好奇与兴趣,不再会涌现出“想要知道的心情”,不会再对这门语言感受到“陌生感”,那个时候想必也就是边界到来的那一天。但是这个边界恐怕也不会是客观上这门语言所拥有的边界,而是我自己无意间给自己划下的裹足不前的边界吧。

在最开始我意识到“想要知道的心情”与“陌生感”的时候,心里不免生出苦闷的心情,但是这不意味着它们的增加就会让苦闷感也随之增加。知识面的扩大会让自己想要知道更多的东西,也会生出更多的陌生感,但是同时也会给自己赋予复利效应。我有更多的手段、更有余裕的心态去面对更多的那些“齿轮间的锈迹”,更快地去满足我越来越多的“想要知道的心情”,更快地消弭掉越来越多的“陌生感”。就像之前把在游戏里切换韩语和英语的过程比作在水里憋气一样,使用外语的过程好比潜水。人可以训练自己的潜游能力,挑战自身的极限。但是人永远做不到像鱼一样在水里自由呼吸。潜得越深,潜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人体受到的压力就越大,但是挑战极限的过程中并不是说人体出现了什么体能上的突破,能够消除或者无视这些压力,只不过是在长久的训练掌握了与这些要素共存的技巧罢了。“想要知道的心情”与“陌生感”就好比随着水深增加的压力,而我能做到的不是彻底消除掉这些要素,我能做到的莫过于不断地累计语言能力让我足够应付这些要素而已,这一点放在语言学习的任一阶段我觉得都是适用的。

就这样,“想要知道的心情”与“陌生感”在成为激励前进的动力的同时,却也不会因为知识或者能力累积就减少消失。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它们保持存在,前进的动力就不会枯竭,而前进之后又能反过来让它们变得更多。这其实也就回到了标题“我为什么要学韩语?”这个问题的解答上。从契机的角度来说,第一节已经列举出来了几个因素,它们的确就是最初激发自己接触韩语的开端。但是从过程的角度上来说,如何维持整个学习过程,如何让我每一次做行为决定的时候都能把“要学韩语”这个行为实践出来,我认为用“想要知道的心情”来概括原因再合适不过了。它们贯穿在整个接触韩语的经历里,对“要学韩语”这个行为的影响也是一直存在的。它们不仅仅是让自己开始系统学习的决定性理由,在这以前的所有尝试,其背后都有它们的痕迹。看似简单的答案,为什么回答出来那么困难呢?原因大概和“想要知道的心情”本身诞生的来源太过扑朔迷离有关吧。它不是靠燃烧斗志就能硬挤出来的,也不是靠一时兴起就能稳定成型的。它来源于点点滴滴,每点每滴小到不足挂齿,表面上没有什么关联,但是点滴之间背后的本质却是相同的。只有当点滴汇聚起来,方才能意识到它们作为“想要知道的心情”而存在的本真面目,但是在看到本真面目之前,却根本没有线索能够去找寻到它们的踪迹并收集起来。我甚至觉得它们是不可控制的,我总结不出来什么能够在它们汇聚起来之前把它们分辨出来的技巧。唯有回头看,把与韩语相关的碎片连点成线的时候,才能意识到它们是一直存在的。它们的出现丰富了我的生活,扩展了我的思维,无异于我心灵里珍贵的宝藏。

在2013年我开始正式的日语自学计划之前不久,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首Vocaloid乐曲。

一向擅长摇滚的みきとP这一次尝试将电子摇滚和中华风融合在了一起。这首名叫「いーあるふぁんくらぶ」的曲子所包含的中华风,比起伴奏里隐藏的中华风乐器与和弦,更突出表现在乐曲主题上。歌曲里讲述的是学习中文时会经历的事情与感受,就连曲名里的「いーある」也是中文“一二”的音译。而「いーあるふぁんくらぶ」翻译过来也就是“一二粉丝俱乐部”,可以理解为“中文同好会”之类的组织(类比成日语的话大概就是“伊吕波粉丝俱乐部”或者“あいうえお同好会”之类的)。

在那个时候想要理解歌词里的含义只能靠翻译或者字幕,但是副歌里有两句那时就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歌词,至今仍然影响着我。

だんだん 君と同じ言葉が使えるね
渐渐能和你用同样的话语
……
だんだん 君の伝えたい気持ちがわかってく
渐渐明白起来你想要传达的心情

虽然当时我的兴趣已经与日语有了足够大的重叠面,但是这首曲子在“我是否要开始日语自学计划”这一问题上当之无愧地起到了最后一推的作用。这两句歌词很像是我自己在努力过后会脱口而出的两句感叹。每当自己明白了某一个之前不懂的日语表达的时候,这两句话就会浮现在脑海里。现在回望看来,这两句话算是准确地概括出了最后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时至今日,放到韩语学习里,这两句歌词背后的含义对我而言仍然很有价值,甚至到了可以用来回答“我为什么要学韩语?”这个问题的程度。或许今天我尝试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一天里,也能像过去在日语学习中有过的那样,由衷发出像是“같은 말을 쓸 수 있게 되었네”、“그 전하고 싶은 기분을 알게 되었네”之类的感叹吧。


4.最后

这篇文章的诞生契机,其实与《Fly↑High》有关。对,就是那首学生时代我在osu!上碰到的但是怎么也不知道歌词含义的曲子。因为本身是很早碰到的曲子,再加上对作曲者和Vocal了解甚少,所以其实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这首曲子都是沉睡在记忆角落里的。不过有一天在YouTube我很偶然地碰到了这首曲子,这才发现是记忆深处那段令人怀念的旋律。后来我看到了评论区里有人贴了我当年苦苦寻找的歌词。不仅如此,我还意外地发现我竟然在几乎不需要词典或翻译工具辅助的情况下,看懂了整段歌词。在发觉了这件事以后,我的心里有了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除了表面上感受到自身阅读能力成长的喜悦以外,还出现了一种“不经意间实现了潜藏已久的愿望”的感叹。这时的我再一次感受到,当初的我是的的确确有过“想要知道”这首曲子的歌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心情,以及因求之不得而感受到的陌生感与闭塞感

这种复杂的感觉随后开始不断扩大,进而蔓延到与韩语相关的所有像碎片一般的经历上。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最终会落在何处,我也不知道该把这种感受具体描述成什么。但是有一点我能感觉到,涌现出来的感受让我觉得“能接触韩语真是太好了”。思来想去,或许可以尝试将这种感受具体化到解释“我为什么要学韩语?”这个我一直有点模糊不清的问题。这也就是这篇文章诞生的缘由。

为了给当时涌出来的思绪赋予一个归宿,这里附上我自己对《Fly↑High》歌词的翻译。或许未来的我有一天再回来看的时候会发现内容有不够正确的地方,但是这本身也是学习道路的里程碑之一,想必也是有其意义的。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可以拿着这份翻译找到当初那个想要知道歌词意思的自己。我不会直接把这份翻译展示给那个时候的自己看,我只想举着这份翻译和那个时候的自己说一声“现在的陌生感与闭塞感是暂时的,未来有一天你终究会明白它们的含义的”。


Fly↑High

Composed by P4koo
Vocal by rerone

(Chorus 1)
파란 하늘 높이 날아 올라가보자
高高地飞上蓝天

내앞에 모인 고민 잠시 던져버리고
把聚集在我面前的苦闷暂时抛开

오늘 만큼은 이 바람을 타고
今天就乘上这阵风

저 하늘 위로 함께 행복의 날개를 펼쳐보자
一起向那天空之上展开幸福的翅膀

(Verse 1)
내게는 너무나 벅찬 고민스런 나날들
令人苦恼的每一天对我而言太过棘手

어제도 힘든 하루 변함없이 지나갔네
昨天也是一如既往地度过了艰难的一天

(Pre Chorus 1)
하지만 오늘은 왠지 좋은일이 있을거 같은 기분
但是今天不知为何有一种会有好事的感觉

그래 지금 부터는 행복을 찾아서 힘껏 날아보자
对了 现在就开始去寻找幸福奋力飞翔吧

(Chorus 2)
시원한 바람속 상쾌한 내기분
凉爽的风中我感到心情舒畅

나에게 좋은일이 있을거 같은느낌
感觉会有好事发生在我身上

오늘 하루는 구름을 넘어서
今天一整天就越过云彩

닿을수 있는 때까지 올라가보자
尽力上升到自己所能到达的地方吧

파란 하늘 높이 날아 올라가보자
高高地飞上蓝天

내앞에 모인 고민 잠시 던져버리고
把聚集在我面前的苦闷暂时抛开

오늘 만큼은 이바람을 타고
今天就乘上这阵风

저 하늘 위로 함께 행복의 날개를 펼쳐보자
一起向那天空之上展开幸福的翅膀

(Verse 2)
오늘도 내일도 항상 힘들었던 나날들
今天和明天都是艰难不断的日子

언제나 힘든 하루 매일같이 반복되네
不管到什么时候艰难的每一天都会反复出现

(Pre Chorus 2)
하지만 오늘은 왠지 어떤일도 해낼거 같은 기분
但是今天不知为何有一种什么事都能做成的感觉

그래 지금 부터는 행복을 찾아서 힘껏 날아보자
对了 现在就开始去寻找幸福奋力飞翔吧

(Chorus 3)
시원한 바람속 상쾌한 내기분
凉爽的风中我感到心情舒畅

지금이라면 무엇이라도 할수있어
现在的话什么都能做到

어려워했던 미뤄왔던 일들
以前觉得困难的 拖延下来的事情

해낼수 있는 대까지 해내어보자
一直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程度吧

파란 하늘 높이 고민 날려 버리고
把烦恼高高地甩向蓝天

새로운 마음 간직하고 시작해 보자
珍惜崭新的心灵 尝试开始吧

오늘 만큼은 이 바람을 타고
今天就乘上这阵风

저 하늘 위로 함께 희망의 날개를 펼쳐보자
一起向那天空之上展开希望的翅膀

(Instrumental solo)

(Chorus 4)
시원한 바람속 상쾌한 내기분
凉爽的风中我感到心情舒畅

나에게 좋은일이 있을거 같은느낌
感觉会有好事发生在我身上

오늘 하루는 구름을 넘어서
今天一整天就越过云彩

닿을수 있는 때까지 올라가보자
尽力上升到自己所能到达的地方吧

파란 하늘 높이 날아 올라가보자
高高地飞上蓝天

내앞에 모인 고민 잠시 던져버리고
把聚集在我面前的苦闷暂时抛开

오늘 만큼은 이바람을 타고
今天就乘上这阵风

저하늘 위로 함께 행복의 날개를 펼쳐보자
一起向那天空之上展开幸福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