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第一次跳槽

截至本文公开的时间点,我已经向身边的同事公开了我即将离职的预定,并且和团队成员们完成了最后一次线下会面。至此我的跳槽流程也即将走到了尾声。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经历了从意识形成、现状整理,到渠道拓展、面试对策,再到待遇交涉、离职规划等跳槽流程里各种不可缺少的环节。尽管在此之前我对跳槽并不具有积极意愿,也没有太多关于落实到行动上的构想,但是整个流程的推进速度给我的感觉可以用目不暇接来形容。
而同样让我自己感到惊讶的是,我在整个流程当中也实现了事先构想中不可能出现的行动性和决策速度。不知道是紧张的日程逼迫自己不得不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选择,还是积蓄已久的思维推演给我带来了果断的判断力,甚至是我的这些决策是否全部正确这一点我也没法确定。不过想必身处长距离冲刺之后的缓冲降温期间的自己也暂时很难做出准确的结论,所以这些答案就留到日后探寻吧。

总而言之,时至今日一切都将尘埃落定,我将于2024年8月末正式离开LINE雅虎(LINEヤフー),并于2024年9月1日在Simplex开始新的前端开发工程师的职业生涯

offer


2.跳槽缘由

这次跳槽整体流程并不算长,而且从最初开始的时间点前后来看甚至有一点儿突兀的感觉,但是回想起来这次跳槽的起因和缘由我感觉相对而言则比较复杂一些。我想把它们大致分成“金钱面”和“非金钱面”。

2.1 金钱面的缘由

说到金钱面,很多人首先浮现眼前的想必一定是工资问题。
我确实不否认本次跳槽也的确与目前薪酬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单就目前薪酬的金额而言在整体缘由来看占的比例绝对称不上大。事实上,我并不认为我在LINE雅虎的工作与当下薪酬之间的差距有达到让我想要换一份工作的程度,从个人财务规划与资产形成的角度而言我对这份薪酬也并没有什么不满。月薪与常规奖金以外的年度特别奖金(虽然近两年额度上开始不尽如人意),以及宽松的远程办公制度,都在财务规划上给予了我更多的选择与自由。

不过上述不过是从金融资本--或者直白点儿说,实实在在拿到手的钱--的角度出发的想法。日本作家橘玲在《幸福的“资本”论》(「幸福の『資本』論」)中把构建幸福基础的资本分成了三种,分别是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人的資本)以及社会资本。这里不打算浪费笔墨去阐述这些资本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只大概解释一下这三种资本的定义。

幸福の「資本」論

金融资本最好理解,就是指直接投入或者可流通到金融市场的(包括银行的储蓄账户里的以及藏在家里但是具有即时流通价值的)金钱以及其附带的运用收益。
人力资本则指可以将劳动力投入劳动市场的资本,根据工作或者技能的不同其发挥的效用与可以换取来的东西(可以是金融资本,也有可能是社会资本)也有不同。
社会资本指的是通过人际网络与关系所形成的资本,这里的“社会”可以广义地理解成大到社群运营、商务伙伴之类的商业价值化网络,小到亲友相处、家庭氛围之类的高度利益相关的亲密关系等一切人际关系。

对我而言,这三种资本里目前给我带来收益最大的是人力资本,也就是依靠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脑力、体力)来换取金钱资源。
其实金钱的来源多种多样,上述三种资本都可以成为金钱的来源。我可以通过运用大量的原始资本来获取充足的被动收入(也就是所谓的“FIRE”),理论上也可以通过高价值的社会关系来实现物质上的满足。(虽然这些途径的可行性无疑都比不过目前我所实践的“人力资本”。)

金融资本获取金钱资源的形态是投资利润,而社会资本获取金钱资源的形态是附带价值,它们和人力资本都是可以带来金钱资源的资本。由此可见,“人力资本”区别于其他两种资本的重点不在于可以获得金钱资源,而是在于它是一个劳动力与金钱的交易行为。所以这让我不禁想到:“既然自己如此依赖于人力资本来换取金钱资源,那么有何理由不去好好考虑这背后交易行为的门道呢?

所以回到最初对薪资的评价上,我不认为当前这份工作的薪资在数额上少,但是我认为在我出售自身劳动力来换取金钱这个交易行为上,这个交易价(薪资)不能称得上一个很成功的数字
如果是通过资产运用一年获取当前年薪数额的收入,或者是通过人际关系获取同等数额的物质价值回报,我可能毫无怨言。但是如果是通过劳动换取的话,我认为应该再多一点儿才比较好。

用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说就是,“我不该只值这个价啦”。

2.2 非金钱面的缘由

除了金钱面以外,我考虑跳槽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环境问题。我花了几年时间,仍旧没有找到在现在这家公司高效的上升方式。

相较于“成长”这个概念,我这里用了“上升”这个词。我觉得区分在于,成长这个概念是以自身为轴心的,而上升这个概念是以外在标杆为轴心的。成长体现在“日积跬步、以致千里”,只要自己比昨天实现了变化都可谓之成长。只不过最后是成长成傲然挺立的参天大树,还是盘根错节的歪脖老松,很大程度上受环境与方向的影响。
如果把人生看作旅程的话,成长就像是去了一个新的地方,去哪里对自己而言都算是见识新鲜事物,都可以说有成长的收获。但是上升就像是登山一样,每一座山固然都有自己的地形与特性,但是它们的共同性在于最高峰都有一个名为海拔的外在衡量尺度,旅者攀登的过程都是一场反抗重力束缚、提升自身所在海拔高度的旅程。

我在LINE雅虎的这些年里,可以说收获颇多。大公司内的工作与思考方式,优秀而又善良的同事们,自营事业所特有的松弛感,大规模服务开发的挑战机会,都是我职场第一步里所获得的无上财富。每每当我回顾一年前的自己时,不同阶段我都能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感受到自身大幅度的变化。从这层意义来说,这家公司的成长机会可以说是很多样化的。
但是另一方面,我在这家公司并没有做到深耕于某一领域来实现上升,无论是从产品角度,还是从技术角度,亦或是角色角度。充分理解某一款产品的盈利优先级与技术关键点,或者是通晓某一方面技术的运用,或者是成为任何一个组织团队不可或缺的人物,这些我都没能够做到。我眼花缭乱地徜徉于这家称得上日本第一梯队的内资互联网公司,却没能集中视线去寻找到自己上升的方向。用之前登山那个例子类比的话,这家公司山麓的景色的确足够美丽,让我流连忘返于其中,可是当我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寻不到登山口在哪里了。

当然,这绝对不是说LINE雅虎的环境不够好,没能给我上升的空间和机会。事实上也有可能只是我的能力不过如此,当然也可能不是。这个问题目前是下不出任何结论的。不过为了验证这个问题,更换环境应该是当下最直接的方式了。从一座山的接近山脚的位置,去跳到另一座山的不知道什么位置上去,可以说就是我这次跳槽的缩影

如上,无论是实现这场人力资本交易的营业额提升,还是去验证我到底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海拔上,跳槽都是一个很有直接效果的手段。


3.跳槽过程

3.1 准备阶段

回想起来,跳槽之前心理建设的比重相较于对策准备多不少。“为什么要跳槽”这个问题应该是思考了蛮长时间的。正如开头所说,我本身对跳槽并没有太积极的计划的,但是前文所述的种种缘由都给我指明了跳槽这个方向。
现在想想,这些缘由和跳槽本身,以及劳动整个话题,其实都是一个范畴的事物,工作这个话题本就离不开跳槽。只要自己在自我介绍时还是在以工作为头衔的时候,只要自己还需要主要依靠人力资本来获取资源,那么这些话题都是迟早需要好好思考的。不过这个结论只有当视角拉得足够远恐怕才能意识到,而这也算是这次跳槽的收获之一吧。

不过得出“我要开始跳槽”的结论之前,我心中的天平已经渐渐开始出现了倾斜。有意识地开始留意领英上的消息,和朋友之间的杂谈中主动提起跳槽的话题,开始回复agent的群发消息,着手打理自己的GitHub账号,现在来看这些行为某种意义上就像是Canary Release一般,是一种探测进一步可行性的行为吧。

大概在4月中旬,我正式预约了某一家IT跳槽agent的咨询,这也象征着我跳槽行动的正式展开。与此同时,我也在尝试借助熟人的内推途径寻找比较好的下家。虽然此时我已经正在准备一版比较简约的美式(?)简历了,不过最初的半个月里,在agent的协助下我还是完成了比较日式的“履歴書”与“職務経歴書”。比起我自己的简历,“履歴書”可以说真的就像应聘打工用的只有个人信息与经历年表那种程度地简单,而“職務経歴書”则把项目经历与技能、甚至还有自我PR洋洋洒洒地写了四五页。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制作“職務経歴書”的时候,我的确通过将项目经历文字化这一途径,提升了我总结自身经历的清晰度,甚至最后还借助了ChatGPT将“職務経歴書”简约化然后反哺了我自制的那份简历。实际在最后的实操上,我投递给agent介绍以外的公司(无论日企还是外资)的资料也是自制简历加上这份“職務経歴書”的。不得不说,在日本的求职环境中,人事系统的运作方式里“履歴書”+“職務経歴書”这种模式或许更受欢迎一些

在这个空档里,我还接受了agent的面试对策咨询。不知道是不是我选择的这家agent的特征,针对面试的常规问答猎头很善于用深挖逻辑的方式来寻求回答的合理性。可以说在此我受益匪浅,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在猎头的一步步追问下渐渐暴露出来。每次时长30分钟的咨询并不足以让我当场就能构思出来合理自洽的回答,到后来临近面试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太多和猎头重新交换意见的机会了。但是这些星星点点的漏洞让我有了更多新的思考机会,得出来的新思路也反映在了“職務経歴書”当中。

此外,4月下旬我也收到了数家内推与自己应聘的公司的casual面谈邀请。可以说对于第一次跳槽的我而言,求职给我留下的印象还仅限于应届生的校招场合。但是各家公司的casual面谈给我带来了双向匹配、平等交流的氛围。虽然说出来像是理所应当的废话一样,但是对于第一次经历这种场合的求职的我而言,其实是一个新鲜的体验。

在上述准备过程大概都做得差不多了以后,我大概在黄金周的前一个星期开始正式地通过agent以及其他途径向企业投递简历资料。等等,是不是觉得少了些什么?的确,身为工程师的我,在投递简历的阶段,还并没有开始做技术上大规模的对策准备。

一方面,其实身为前端开发工程师的我,并不是太倾向于在刷算法题上花太多工夫,取而代之的是在整理“職務経歴書”时针对过往经历进行了细致的回顾,以确保在交流项目时能够全面地表达自己技术领域的观点。另一方面,agent的各项对策里面的确也没有把技术考核作为什么需要准备的议题,所以在最开始的准备里就并没能花太多时间来处理。不过实际上来看,技术考核绝对不能说不重要,所以可能是从agent角度而言也帮不上什么忙,于是索性就不管了看求职者自己造化了吧。

就这样,因为临近黄金周,面试日程都定到了黄金周以后,所以趁着黄金周10天左右的时间里,我临时小做了二十道左右LeetCodeBFE.dev上的问题,以及几家公司在自家技术博客上公开的前端笔试课题。此外,我还借助黄金周的空闲时间,见了有跳槽经验的朋友,交流了应对考核过程中一些技术与思维上的技巧。

黄金周一结束,各家公司的笔试面试通知都纷至沓来,跳槽就此也进入了实战阶段了。

3.2 考核阶段

黄金周后的第一个星期,主要是各家公司笔试邀请的通知。这里的笔试里面除了常规的技术笔试和算法题以外,还有一些是所谓的“適性テスト”(其实就是国语、数学还有逻辑题外加性格测试,外资还会有英语题)。包括后续的公司,这次跳槽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遇到通过GitHub之类提交解决方案这种课题形式。

常规的技术笔试和算法题可以说没有太多难度,算法题基本是leetcode的medium中下水平,数量不多的技术笔试大致是基本情报技术者测试的普通水平(约等于计算机专业本科期末考试普通水平)。然而“適性テスト”这里可以说一塌糊涂,没有在日本正儿八经经历过新卒招聘的我可以说几乎毫无经验,时间分配上无论是国语题还是数学题没有一次是完全答完的。因此,采用“適性テスト”的公司(大多数是综合性咨询firm)最后拿到面试资格的可以说寥寥无几。

由于我投递简历中间隔了一个黄金周,所以黄金周结束以后这些公司的回复一窝蜂地全部过来了。这也就导致了和猎头定日程的时候,发现笔试期限还有面试的日期集中到了一起。虽然日程上并没有冲突,但是实在是担心这么密集的面试会消耗太多的精力。在尝试交涉能否分散日程无果之后,我度过了近乎于地狱一般的面试周。虽说结果上来看其实这一周面试的公司们反而是结果最顺利的梯队,但是最后周五那天实在是赶鸭子上架,当天“日本互联网黄埔军校”某蓝色分校的一面还是出现了较大的失误……

说回面试,一面主要还是以现场的直属manager为中心,针对过往项目经历进行技术细节上的询问,考察的目的个人感觉倾向于本人在工作中的思考方式与能力水平,以及表达是否逻辑自洽。也有少数例外,一面是人事独角戏的有(就是那家蓝色分校),也有纯技术面试的。这两种模式的一面我的表现都差强人意,结果都是止步于此。

关于人事与技术面试,我得出来的教训恐怕还是针对性的对策不足。纯人事一面某种意义上我感觉得拿出新卒面试那种开放式的讲述方式,但是以经历为中心准备的我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论点分散的误区。人事本身似乎并不对项目细节多感兴趣,过多的背景交代难免造成了有限的时间里不知所云的结局。
而技术面试我觉得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经验与技术层面的深度不足。追求细节的code review很容易暴露出来平时不曾注意到的模棱两可的部分。另外,还有一个不知道是否正确的看法,就是技术面试中我为了展示自身的思考方式掺杂了不少关于平时工作方式与团队沟通的叙述,不知道这部分的表述在技术面试里是否会带来顾左右而言他的负面印象。

就这样,虽然不同公司的进度多少有一点儿差别,到5月下旬我基本进入了二面的阶段。不少公司二面其实就是终面了,面试担当者从senior manager到部门主管再到董事级别,不同公司多少有不同。当然也有二面是换了一个部门的manager来面试的情况。这种我的情况是一面阶段还没有确定具体配属团队,二面明确配属团队之后再与现场的manager进行一次沟通,所以从性质上来讲这种二面可能算是一面的延长线。

这两种形式的二面对策我觉得没有什么特别额外准备的。终面的情形我觉得如果是层级稍微高一些的,维持一面的论述方式与主题就没有太大问题。如果是董事这种层级高很多的,放心其实单纯就是人事给你一次和高层见面的机会,这种情形的话尽量保持论述与话题的视角层次足够得高,基本上都能够获得一段和高层们比较欢愉的谈话经历。如果硬要说的话,这种终面场合往往给求职者反过来提问的时间留得比较多,提前准备好一些符合面试官层次的问题,避免没话找话导致话题质量低下的情况,我感觉更加万无一失一些。
至于一面延长线这种情况,除了维持发挥水平,保证不与一面产生逻辑上的冲突与谬误以外,向二面面试官所属团队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准备应该就没有太大问题了。人事愿意多花一倍manager的工时安排一次二面,说明二面的团队潜在匹配程度是更高的。能够做到提前记住二面团队的名称、工作内容之类的简要关键词,就已经能够使二面交谈氛围的融洽程度更上一层楼了。

总之进入二面以后,其实更多的是巩固自身的表达以应对更高级别的面试官更为锐利的考察,方向性上已经不需要做更多调整了。只要最初关于职业规划、工作思路以及跳槽目的这些核心问题的基础准备得足够完备,其实剩下基本是顺水推舟。我的这次跳槽经历中,进入了二面阶段的公司,没有一家给过不合格的通知,要不是一路走到了offer阶段,要不就是我单方面谢绝了接下来的面试考核。

在5月末6月初这个时间节点,我基本通过了意愿较高的几家公司的面试考核。6月上旬我开始了和这几家公司的offer谈判与选择阶段。

3.3 选择阶段

为了方便接下来的叙述,这里差不多可以把进入“决赛圈”的公司名单列出来了。它们分别是:

  • KINTO科技株式会社(KINTO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丰田旗下一家做长租车(car leasing)与MaaS平台开发的初创互联网公司。
  • Simplex控股株式会社(シンプレクス・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一家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开展系统咨询与开发业务的日系IT咨询公司。
  • 某家专长于软件品质保证与测试的大手路人外包公司(因为意愿程度逊于上述两家所以这里名字按下不表,不过熟悉日本IT业界的人其实想必已经猜出一二来了)

这几家公司其实都是通过agent的介绍而来的。无论从考核过程的进展速度还是顺利程度上来说,这几家公司的考核都可以算得上比较轻松的。可能也是受到了来自agent或多或少的协助了吧。

在开始谈offer相关的话题前,我想在这里把考核过程中一直避而不谈的薪资话题搬到台面上来。其实最开始和agent谈跳槽目的的时候,我很单纯地尝试把想涨工资这个目的套在了“实现商业价值”这个外壳里搬了出来。我自认为这已经是一个比较委婉且可以被接受的表达方式了,结果还是被猎头以「いやらしい」的理由以及质疑的态度制止了。看来,在谈offer阶段之前以任何形式搬出来钱这个话题都不是一个好主意,就算是玩一些文字游戏似乎也会立刻被看破。总之,最后我把提高薪资这方面话题彻底从职业规划和跳槽目的里排除掉了。

不过不提不代表不能想,事实上一面的时候基本所有公司都会问期待薪资、最低薪资以及当前薪资。我给出的通用标准是期待薪资700万日元、最低薪资650万日元。不过其实事后在应征一些本身薪资下限就较高的岗位的时候,我也会根据对方提示的range进行一些调整。比如KINTO和Simplex(以及前文出现的某家一面纯技术面的公司),我则给出了期待薪资750万、最低薪资700万这样一组数字。

说到各公司的offer情况,这其中KINTO是最先出offer的。KINTO给出的offer按照标准算法刚好过750万这个期待薪资线。除此之外,KINTO身为“世界のトヨタ”的一员,提供了比较丰厚的福利待遇,其中额度最大的是首都圈每月最多4万5的房补。待遇面可以说是基本满足了我这次跳槽的最高目标。

岗位上,KINTO给我的虽然是后端开发工程师,但是团队本身也持有Web前端项目,加上我的经历中也有不少后端成分,以及与该团队亲和度较强的微服务架构经验,所以对我的期待是能够发挥自身前后端双方的经验,成为团队初始阶段的核心成员。总体来说,和现在在LINE雅虎的工作内容具有很大的重叠面,也有一定程度经验上的连贯性。

是不是一切都很完美?在我拿到KINTO这份offer的时候,其实我已经觉得基本可以确定就这家了。这个时候Simplex和路人外包其实都还没开始终面,所以从考核进度来讲很大程度上就比较倾向于KINTO了。

不过,在涉及到offer谈判的时候,agent展现出了它的交涉力,这也是继面试对策以后第二个受益匪浅的地方。其实这个时间点agent已经从Simplex和路人外包那里获知了“基本上可以给我offer”的意向了。所以为了尽可能给我足够多的选择面,agent一方面帮助我拖延KINTO的offer回复期限,一方面则帮我调整剩下两家的考核进程。Simplex最后的面试和offer面谈可以说几乎是连续几天一并下来的,路人外包甚至跳过了终面直接和我约了offer面谈。

就这样,在6月的第二个星期里,我又额外收获了来自Simplex和路人外包的offer。这其中首先路人外包的岗位range本身就不是很高,满打满算最后670万的offer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外包行业的评价体系在我看来也有点捉摸不透。所以路人外包在这里就退出了我的视野。

而Simplex方面,由于KINTO是先于Simplex给出offer的,在Simplex终面结束之后与人事的单独交流当中,人事也十分干脆地问到了KINTO这个竞争对手给出的数字,以及Simplex给多少我才会选择他们。如此直接地谈钱,不禁让我有点措手不及。动摇之余,考虑到薪资体系以及福利待遇的不同(相比于KINTO杂七杂八的月薪+额外补贴制度,Simplex属于简单粗暴的年俸制),我向Simplex的人事表示如果能给到850万我可能会积极考虑。人事表示她会积极向上级争取,如果争取到了的话恳请我能够选择Simplex。我只好哭笑不得地暂且点头答应。

说到这里,其实难免感觉自己有一种狮子大开口坐地起价的嫌疑,不过这的确是我从KINTO给出的既定offer与Simplex薪资体系的对比得出的客观结论。其实对我而言,抛开薪资要素,KINTO和Simplex这两家公司,在整个面试过程里都是难分伯仲的存在。KINTO的优势除了上述岗位所述的经验匹配程度以外,与LINE雅虎同样作为事业公司,环境上的跨度比较小,此外公司提供的福利待遇也足够亮眼。但是Simplex作为咨询公司在能够给我提供咨询行业背景的同时,这次给出的岗位是其旗下UI/UX设计工作室的专属前端开发工程师,而UI/UX领域的前端开发又是当下我十分大的兴趣点,我在面试阶段着重介绍的项目也与UX改善有很大关联。一方面是追求再现性与稳定性,而另一方面是追求挑战性与刺激性。两家公司就像从两个几乎完全不同的维度给我相同程度的诱惑一般,让我迟迟难以做出意向上的选择倾向。

Simplex的终面第二天就是offer面谈,昨天刚刚见过面的人事今天再次出现在了屏幕对面,并且给我带来了出乎意料的成果:一封900万的offer letter。不得不承认,在其他条件几乎旗鼓相当的前提下,900万这个已经远远超出最初目标的数字,让我心中的天平明显地倾斜向了Simplex。在我看来,一个高水平的薪资不仅意味着待遇面的优渥,更饱含着与之相当的责任和其背后的期待。在当我向人事表示愿意口头答应offer的想法之后,她满面笑容仰天欢喜的表情让我不禁怀疑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值得开心。或许这也是这位人事在一番争取以后成功获取招聘业绩这一心路历程的外在表现吧。

Simplex的offer面谈当天,刚好也是我之前打算好向现职直属上司提出离职的日子,而次日就是KINTO的offer回复期限。就是在这样一个各种决策事项交汇的十字路口上,我向agent传达了最后的选择:决定接受Simplex的offer,成为Alceo工作室的一员。至此苦涩的抉择也画上了句号。

与agent的联络


4.感悟与见解

从开始正式准备跳槽到确定offer,整体下来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看似很短,但是其中却凝缩了很多需要大胆尝试和果断决定的场合,其中不乏很多对我而言是人生第一次的体验。这期间我也受到了身边朋友的不少指引、建议与协助,虽然他们的经历背景各异,但是正因如此我才能从更多角度来思考跳槽这个问题,对此我深表感谢。

回顾整个跳槽历程,有一种感悟颇丰的心情。如果将感悟加以整理的话,大概可以整理成以下几项。

  • 跳槽没有最优解

首先要理解跳槽不是一个存在最优解的过程,因为跳槽实在是太受宏观与微观的既定或随机因素影响了

作为一个第一次跳槽的人,我很能够理解那种不希望把跳槽当成一件草率的事来看待这种想法。因此在跳槽过程中,追求正确的前提以及其对应的最优解这种念头会经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比如在跳槽之前,我也曾经瞄准过某一家公司作为潜在的跳槽方向,然后尝试做一些根本不知道正确与否的虚空准备。但是结果很有可能是,自己做的准备根本不会为面试带来什么正面影响,这家公司的岗位根本不会带来自己所想要的,甚至于其实这家公司实际上压根儿就没有在招人。

当然你可以说这些可以通过充分的事前调查来弥补,但是实际上公司的招聘需求也是处于一个动态流动的状态。充分的调查与准备带来的未必就是与这家公司未来的招聘需求的严丝合缝,某种意义上甚至与刻舟求剑一般地不具有参考性。准备了一整年的算法题训练,迎来的却是行业整体的裁员,这种类似的宏观要素其实也是影响跳槽结果的重要因素。

此外,微观上的实操其实也有很多随机性的要素。看似每家公司都有一个标准化的招聘制度和面试体制,但是说到底招聘与考核终究是事在人为,而且考虑到岗位需求的不同,落实到每一个求职者的标准实行自然不可能做到完全平等。更不要说人天生就难以避免第一印象的刻板偏见,面试官面对不同应聘者时问题设置背后下意识的区别对待,或许其实其本人都未必能够预见得到。

说白了,跳槽不是准备考试,达到既定合格线就万事大吉。回归到劳动或者人力资本依靠于交易这个本质上,跳槽是一个重新推销自己的过程,推销方式自然需要好好准备,但是把握市场脉搏、瞄准商机、适时出手同样也很重要。至于最后能签到什么样的单子,其实就像做生意一样,没有一个绝对的最优解。既然是交易,我认为能做到的是就是学做一个生意人,保持逐利与贪婪,借助市场的力量方才能找到适合的位置。

  • 攒好经验+讲好故事=谈判资本

这次跳槽当中,我感觉到很庆幸自己拥有新卒入职雅虎这样一个经历背景,这似乎让面试官们有了更多耐心愿意听我去讲我的项目经历。不过我不认为有了一个好背景一切就万事大吉了。雅虎(包括后来合并的LINE雅虎)的确给我提供了不少项目经验和挑战机会,但是假如我做不到主观上清晰自然地表达出来我的想法,阐述出来我的思路,仅靠简历上几句堆砌出来的话语在面试官眼里恐怕感受不出来什么价值。

实际上,在我那篇洋洋洒洒写了四五页的“職務経歴書”里,众多面试官会提问的往往只会集中于我会兴致勃勃主动提起的项目经历上。那些三四年前我自己没有兴致提起的经历,尽管文本上拼凑出了好看的数字,整场面试也未必会被提起。尽管这些经历都是在同一家公司达成的,但是缺乏了我自己主观的叙述,那么它们就不算是在面试中考察我的有效判断要素。

不难看出,积攒一些好的经验让自己言之有物自然最好,但是更重要的是怎么把它讲出来,这是一个把经验转化成谈判资本的过程。回顾自己在现职积攒下来的经验,我甚至觉得区分自己的经验价值最本质的点在于自己是否能够用它讲出来一个把自己推销出去的故事。我能用这个故事把自己推销出去,那才算是把这个故事背后的经验价值最大化。所以我认为假如就算自己的经验不够亮眼,尝试寻找出用经验讲好故事的方法,同样也能在跳槽这场推销自己的行动中实现好的结果。

  • 自然、大方、平等交流、不做不必要的回避

与应届生求职不同的是,跳槽的时候自己本身就受雇于某一家公司,这意味着自己已经具有了提供一定商业价值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而言,与公司这种另外一个产出商业价值的集体沟通的时候,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关系当中。

这一点在面试环节中我尤其能感受得到。面试官的提问比起是质问与审视,更多像是基于倾听与好奇的姿态。这样一种交流模式也让我很容易自然地表达出我自身的观点。此外,在谈及待遇条件以及最后offer交涉的时候,对方也很欢迎我能够不加遮掩、适时大方地提出自己的要求,整体面试下来的沟通流程给我的感觉是节制有序而又简单透明。

在这样的氛围下,为了能充分展示自己,我觉得平等交流的意识和自然大方的姿态是不可或缺的。其实感觉这些关键词本身就可以用来概括一切成熟的人际交流模式,只不过跳槽面试是这种交流的一个缩影罢了


5.附录

最后贴上agent这边的战绩图。数打ちゃ当たるということですね。(笑)

战绩